種子發芽室開展葉底紅種子的發芽特性研究
來源: http://m.51wenwangwen.com 類別:實用技術 更新時間:2014-12-08 閱讀次
【本資訊由中國糧油儀器網提供】 葉底紅具有多方面的應用價值,但是由于葉底紅種子自播能力差,資源更新慢,野生存量極少。為了系統評價葉底紅的繁殖能力,開展種子發芽室對葉底紅種子的發芽特性研究,對于明確播種技術,提高繁殖率,變野生為家種,有效地保護資源、利用資源,具有重要意義。
將培養皿置于設置好的種子發芽室中進行萌發試驗,溫度波動范圍為±0.5℃。定期補充水分,保持濾紙的濕潤。每個培養皿100粒種子作為1個處理,重復3次,1周后每3天觀測種子萌芽情況,以子葉突破種皮為萌發標準,觀測播種溫度對發芽速度、發芽率的影響。
采用單因子完全隨機區組設計,將采收的種子在室溫下保存,經貯藏0、30、90、150、240天后分別取樣播種,播于墊有濕濾紙的培養皿中,每皿播種100粒,置于25℃種子發芽室中,3次重復,定期觀測種子發芽情況,統計發芽時間、發芽率和幼苗大小。
葉底紅常見周年開花,夏季的開花量最多;果實為蒴果,呈杯狀形,外包宿萼;種子多數,1個蒴果能夠產生成百上千粒種子,種子0.4~0.8mm大小,無胚乳。極小,短契形,千粒重為11.49mg,成熟種子呈黃棕色葉底紅種子屬于無胚乳種子,通過種子發芽室試驗發現其為子葉出土型。其過程為:種子吸水膨脹后,胚根先突破種披向下生長,形成主根,接著下胚軸伸長,胚芽和子葉突出種皮向上生長,逐漸露出土面而形成莖和葉。
將培養皿置于設置好的種子發芽室中進行萌發試驗,溫度波動范圍為±0.5℃。定期補充水分,保持濾紙的濕潤。每個培養皿100粒種子作為1個處理,重復3次,1周后每3天觀測種子萌芽情況,以子葉突破種皮為萌發標準,觀測播種溫度對發芽速度、發芽率的影響。
采用單因子完全隨機區組設計,將采收的種子在室溫下保存,經貯藏0、30、90、150、240天后分別取樣播種,播于墊有濕濾紙的培養皿中,每皿播種100粒,置于25℃種子發芽室中,3次重復,定期觀測種子發芽情況,統計發芽時間、發芽率和幼苗大小。
葉底紅常見周年開花,夏季的開花量最多;果實為蒴果,呈杯狀形,外包宿萼;種子多數,1個蒴果能夠產生成百上千粒種子,種子0.4~0.8mm大小,無胚乳。極小,短契形,千粒重為11.49mg,成熟種子呈黃棕色葉底紅種子屬于無胚乳種子,通過種子發芽室試驗發現其為子葉出土型。其過程為:種子吸水膨脹后,胚根先突破種披向下生長,形成主根,接著下胚軸伸長,胚芽和子葉突出種皮向上生長,逐漸露出土面而形成莖和葉。
【中國糧油儀器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最近更新儀器
推薦儀器
相關新聞
熱門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