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氣候室比較3種青枯菌接種方法效果
來源: http://m.51wenwangwen.com 類別:實用技術 更新時間:2014-12-08 閱讀次
【本資訊由中國糧油儀器網提供】 鑒定高致病力的青枯菌菌株并采用簡便、高效、適用于田間大規模篩選的抗病性鑒定方法就成為抗病育種的關鍵。試驗對青枯菌菌株進行了生化型鑒定,于人工氣候室比較了3種不同的青枯菌接種方法,得出高致病力的菌株和較好的抗病性鑒定方法,為番茄青枯病育種提供指導。
試驗在人工氣候室進行,材料為5~6片真葉的生長期為35d的番茄幼苗,智能人工氣候室的溫度為28℃,相對濕度為80%。病組織采集自田間新發病的病癥嚴重的植株,用剪刀剪取發病中心部位約10cm長的莖段。先用蒸餾水沖洗干凈,再用75%的酒精表面消毒。用滅菌的小刀或剪刀將其剪成每段3~4cm,然后均放入盛有200mL滅菌水的燒杯中浸泡1~2h。
從病組織橫斷面向水中流出白絲狀的病原菌,確認懸浮液變混濁后,輕輕搖晃使其上下均勻,然后吸入到2mL的離心管中再用接種環沾取菌原液在TTC培養基上畫蛇線,放入人工氣候室培養室中30℃培養2d,觀察并挑選典型的單菌落(以下簡稱Rs)。形態學觀察典型的強致病力菌落呈不規則圓形略突起,乳白色中心淡粉紅色,周圍白邊較寬,具流動性。
觀察人工氣候室培養2d、7d、14d之后,看到培養基表面的顏色均由橄欖綠色變為橙色,據此表明:智能人工氣候室試驗分離出的青枯菌菌株RS-42對6種不同的碳源均呈陽性反應,由此確定病原菌菌株為生化型。曾番茄試驗場的新鮮青枯病發病植株通過人工氣候室進行了病原菌的分離培養,用經典的傷根灌注法進行了人工接種試驗,在接種后1個月的時間內,只有氣生根出現,沒有典型的青枯病葉片萎蔫病癥發生。
試驗在人工氣候室進行,材料為5~6片真葉的生長期為35d的番茄幼苗,智能人工氣候室的溫度為28℃,相對濕度為80%。病組織采集自田間新發病的病癥嚴重的植株,用剪刀剪取發病中心部位約10cm長的莖段。先用蒸餾水沖洗干凈,再用75%的酒精表面消毒。用滅菌的小刀或剪刀將其剪成每段3~4cm,然后均放入盛有200mL滅菌水的燒杯中浸泡1~2h。
從病組織橫斷面向水中流出白絲狀的病原菌,確認懸浮液變混濁后,輕輕搖晃使其上下均勻,然后吸入到2mL的離心管中再用接種環沾取菌原液在TTC培養基上畫蛇線,放入人工氣候室培養室中30℃培養2d,觀察并挑選典型的單菌落(以下簡稱Rs)。形態學觀察典型的強致病力菌落呈不規則圓形略突起,乳白色中心淡粉紅色,周圍白邊較寬,具流動性。
觀察人工氣候室培養2d、7d、14d之后,看到培養基表面的顏色均由橄欖綠色變為橙色,據此表明:智能人工氣候室試驗分離出的青枯菌菌株RS-42對6種不同的碳源均呈陽性反應,由此確定病原菌菌株為生化型。曾番茄試驗場的新鮮青枯病發病植株通過人工氣候室進行了病原菌的分離培養,用經典的傷根灌注法進行了人工接種試驗,在接種后1個月的時間內,只有氣生根出現,沒有典型的青枯病葉片萎蔫病癥發生。
【中國糧油儀器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最近更新儀器
推薦儀器
相關新聞
熱門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