顆粒分布指數與粉碎之間的關系
我們利用分形基數來對產品的粉碎進行研究,我們通過實驗室粉碎磨導出的數據來進行分析,它們之間是存在著必然的聯系的,我們可以從產品的表面情況以及能耗來計算。粉碎體分布在很大范圍內都具有分形特征,分形方法不僅可以提供定量描述粉碎體粒度分布的簡單指標,而且還可以與一定的粉碎模型相聯系,對研究粉碎過程及粉碎能耗有重要意義。
假設該粉碎顆粒外形為立方體,邊長為一個標準單位,而粉碎群體是由有限數量的零級粉碎顆粒堆積而成的集合體。通常認為,粉碎顆粒在粉碎過程中是逐級粉碎。因此分維數D在表征了顆粒粉碎的粒度分布特征的同時,還包含著更深刻更豐富的關于粉碎群體的物理性質,這對于粉碎過程和粉碎能耗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探索粉碎能耗的最優值可以考慮粉碎粒度分布溝谷地段,由于地形的限制,爆破夾制作用較大,爆破后巖塊易回落到漏斗之中,同時兩側山坡巖體易產生崩滑作用。
需要特別提出的是,在許多藥量計算公式或爆破設計中,關于地質因素對爆破作用的影響采用相應的系數來進行修正,這是不妥的。所謂地質因素, 主要指微地形和巖體結構這兩大特征。關于微地形特征對藥量計算的影響,而巖體結構特征對爆破漏斗形狀和大小的影響,取決于結構面的產狀、組合關系以及結構面至藥包中心的距離等多種因素,它們在自然介質中既是復雜多變的,又是起控制作用的,需要通過實地勘測方可確定,因此不可用任何系數來代替。
從本質講,所有的爆破災害性事故(即爆破工程地質災害)都是由于在爆破設計和施工中沒有正確利用地質條件,而錯誤地布設藥包、藥量及起爆方法等造成的。爆破工程地質災害,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不良工程地質條件下進行爆破而造成的地質災害,如存在不穩定的滑坡、崩塌、巖溶、陡峻山坡等。另一類是工程地質條件良好,但巖體結構特征復雜,爆破設計和施工時不能合理利用其有利條件而造成的爆破工程地質災害。
巖體結構特征對爆破作用和效果的控制作用規律,稱為巖體爆破工程地質力學原理。其核心是,基于這一原理,開展工程地質勘察,正確認識巖體的結構特征,從而確定合理的藥包結構、藥包布置方式、藥量計算和起爆方法等。似均勻連續巖體中進行爆破可采用傳統的爆破理論與設計方法;爆破工程中更多遇到的是不連續巖體介質(如碎裂結構、塊狀結構等),在這類巖體中進行爆破時,巖體結構特征總是控制著爆破作用機制和效果。中國糧油儀器網 http://m.51wenwang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