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首葉面積測定的新方法
測定作物葉面積的方法較多,既可實際測定所有葉片的面積,也可從所有葉片中取少量樣本間接測定。Marshall曾對各種方法進行過綜合評價,就多數作物來說測定葉面積都是一件既費時又費工的工作。因此許多研究者不得不探索克服這些困難的途徑。
Robinson等觀察到,紫首不同生長發育階段的葉面積與葉片重量密切相關,因此根據植株的葉重可較準確地估算其葉面積。其他學者也發現葉面積與葉片干重間高度相關。本研究旨在查明蠶豆葉面積和干重之間的關系,并確定此相關性能否用來估算不同生育期的葉面積。
材料和方法
試驗以敘利亞的一個大粒地方種(ILB1514)為材料。放1951年和1952年的秋季在國際干旱農業研究中心(ICARDA)試驗站(位于敘利亞TdHad)a)按標準農藝管理播種。在苗期咪開花期和結莢早期分別取15株樣本測定。用兩種樣本量,即總葉片數的三分之一和二分之一(以下稱方法1和方法2)來研究葉面積和葉干重的關系。每一方法中又設兩個取樣處理。
方法1.以地上特定節位(每第二或第三節)取葉片樣。
方法2.隨機抽取等節位數葉片(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樣本。
除測定樣本葉的葉面積(A)和葉干重(W)外,還測定葉片總面積(LA)、葉片總干重(LW)及莖稈總干重。用LICOR型葉面積計儀測量葉面積。利用公式LE二AWRxLW估算單株總面積(LE)。式中AWR表示葉面積與葉干重比,由A/W桿算。本文還研究了實測總葉面積(LA)、估算葉面積(LE)、總葉干重(LW)、莖干重和植株總干重之間的簡單相關。生殖生長階段開始后,莖重包括生殖器官的重量。
結果
不論在哪種生育階段、哪種取樣方法以及哪種取樣節位,LE值均十分接近LA值。盡管兩種取樣方法中LE值與LA值均較小,但在方法2(即以總葉片的三分之一為樣本確定AWR)中,它們的離差相對較大。
不同特性間的相關列于。由此可見LA與LE密切相關。在3個生育階段的不同抽樣方法和取樣節位之間,相關系數值多數達顯著平準。但當取樣葉片的數量從二分之一減少到三分之一時,同前兩個生育階段相比,結莢期的相關系數變小。
討論
蠶豆不同生育階段中葉面積與葉重及植株總重均呈密切相關(表2和表3)。當葉面積(厘米z)與葉干重(克)作回歸時,線性回歸方程為Y=186,46+361,08X,其中丫是葉面積,X是葉干重。此式可說明葉面積總方差的97%左右。據報道其它幾種作物也表現出類似的相關性。
盡管各參數之間的相關值較高,但在結莢期僅取三分之一的葉片為樣本時變低,在某種情況下呈不顯著。這可能與葉片衰老和葉片厚度的變化有關。
綜上所述,顯然可以葉面積測量儀來估算葉面積。但在結英期必須往意要增加取樣數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