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為推廣科學技術,進行機插秧比拼
安徽省為推廣科學技術,進行機插秧比拼
隨著三農政策的不斷深入,國家從對各省、到各市、各縣的扶持力度層層逼近。三農,說到底,是為了最基層的農民朋友,最下層的農村建設和最根本的農業大環境。都是農業是國民之本,沒有農業的高度發達,我們很難迎來高速發展的工業、科技進步。因此,國家在農業方面的投入,也是一波蓋過一波。農業生產中我們經常會用到的儀器有土壤水分溫度記錄儀,此儀器是用來測定土壤的水分、溫度,以此確定是否適合特定植物的生長,當然也可判斷是否需灌溉。
近期,有消息稱,安徽為了推廣農機技術,相關部門積極舉辦活動,來吸引農民的眼球,進而做到推廣農機的目的。到去年年底,安徽省水稻機插秧新增的機具數量和機插秧的面積已經連續實現了四年的翻番,但是目前安徽省的水稻種植量總體的水平還不高,機插秧的水平比全國平均水平低上一半,全省的水稻機插秧的水平僅僅達到了6.7%。今年中央1號文件也是明確提出,要加快發展農業機械化,大力推廣機械的生工整理,支持水稻插秧等農機具作業。因此今年安徽省也是首次嘗試用這種競賽的方式來代替以前開現場會的老方法,來進行水稻機插秧技術的推廣。通過每個市的機插秧高手現場比拼交流經驗,來提高機插秧水平。水稻插秧之后,我們通常會需要測定稻田中各種元素的含量以去確定施肥的量和種類,此時我們一般借助得了解同時在購機補貼的資金安排上,安徽省的農機局重點補貼了插秧機,在2010年的中央財政30%補貼率的基礎上,安徽省財政也是追加了10%的累加補貼,使農民購買插秧機的補貼率達到了40%。通過這些財政政策,來引導廣大農民群眾接受使用先進的機插秧技術。
剛剛是進行了手扶固定式的這種插秧機的比賽,現在評委在打分。現場有12支代表隊,每個代表隊有一名技術指導和兩名插秧機操作手進行現場比分,同時每臺機子進行來回在田間進行三趟的插秧比賽。有手扶固定式的和乘坐高速插秧機進行天間作業的。在結束之后,大賽的評分組將根據各個隊操作機手的熟練程度,以及根據機插秧的質量、上秧率露插率、飄秧率等等這樣一些非常細的標準來進行綜合平分,最后評出本屆大賽的獲獎隊伍。這些各個市的參賽選手們,也會在比賽過程中來相互切磋、取長補短,來提高他們自身的機插秧的技術。
比賽進行地如火朝天,參賽選手更是熱情高漲。我們相信通過這樣形式的推廣,農民朋友們能夠更好的接受這樣的使用技術,并且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http://m.51wenwang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