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凈度分析需要注意的問題
種子的凈度是我們衡量一種植物種子的質量一個比較重要的標準,是我們對種子進行檢測時必須要了解的數據之一。之前我們對種子的凈度都是在室外進行實驗的,但是由于外界條件的不確定性使得實驗經常出現一些誤差,漸漸的我們將實驗放在室內的種子凈度工作臺上完成,這樣受到的外界干擾就會比較小,得到的數據也是比較準確的。凈度分析時,將待檢種子樣品劃分為凈種子、其他植物種子、雜質三種成分。每種成分的劃分標準是進行凈度分析的依據,只有將標準充分熟悉、準確把握,才能將各成分做出快速、準確的界定。
因此,這個環節是篩理、分離和分析的緊密鏈條,缺一不可。另外,還應避免樣品成分的缺失,借助小毛刷、放大鏡等工具,做到無遺漏、無剩余、無損失,以減少誤差。此外,篩子的選擇也很關鍵,主要注意每層篩子的孔徑大小,使最上層篩上留有較大雜質和其他植物種子,盡量使凈種子停留在第二層篩面,下層篩留有較小的其他植物種子和雜質,底篩上則是細碎粉末類的雜質和塵土。總之,篩孔的選擇原則是使各種成分做到能分開的分開,最大程度的分離。
凈度分析時根據試樣重量決定稱重時保留的小數位數,因此必須使用萬分之一的電子天平,絕不可使用托盤天平或精度低的天平。試樣或半試樣重復之間差值小于容許差距的前提下才能計算平均值,否則要重新取樣檢驗;如有重型混雜物的樣品需將計算結果進一步轉化;不可忽視每種成分的修約及結果表示。規程規定,重型混雜物指大小或重量上明顯不同的成分。這種對重型混雜物的界定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
例如,對水稻、高粱種子凈度分析時,其中混有的玉米、大豆種子是否屬于重型混雜物,不同的種子檢驗員可能做出不同的判斷,勢必會使檢驗結果存在差異性。只有將重型混雜物的大小或重量標準進一步具體化或數量化,才能使檢驗結果具有高重復性。破損種子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機械破損種子,另一類是生物破損,如蟲、鼠咬食的破損種子。對于機械損傷種子較易做出判斷,但對于被蟲咬食種子,種子表面留蟲眼,胚部殘缺,對于這類種子的劃分規程沒有明確規定。相對于種胚,又可分為橫向破損(種胚僅存在一半的破損種子)和縱向破損。中國糧油儀器網 http://m.51wenwang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