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光照強度來增加水稻產量的方法
提高光照強度來增加水稻產量的方法
植物生長發育離不開光照,種植水稻更是需要光照光照強度與光照時間,光量子計可以幫助農業生產者更好的準確的指導某個時期光照強度的多少,為水稻的光照利用提高了幫助。
據有關專家測定,我國水稻的光照利用率一般只到光能的。.4%、高產田塊或高產地區達2%,并指出如將光照利用率提高到1%,產量可增加1倍,可想而知,光照利用率蘊藏著巨大的增產潛力。水稻高光效栽倍是有效的增產途徑。
根據光效高低與光照強弱、光照面積、莖葉內含葉綠素及二氧化碳和水的高低呈正相關的原理,除采用一般水稻高產栽培措施外,還需采取以下增強光照的輔助措施:
1、使用株型緊湊、葉片窄長堅硬、葉色深綠、葉面與光線平行的高產優質品種。該品種葉片重疊數少,蔭蔽面積小,采光受熱多,光照琢魷用率高,且宜密植。
2、早播早栽。用育苗移栽方式的于驚蟄節令尾、春分節令頭播種,谷雨節令中下旬至立夏節令上中旬移栽。用旱直播或水直播方式的于清明節令尾至谷雨節令上中旬播種,使分粟期處于五六月份少雨高溫強白照天氣,充分滿足水稻對光照溫度的要求,能早生多發,絕大多數分摹成為有效德,成穗率達80%以上。打包、抽穗、開花、灌漿期處于7一9月份多雨、高溫、多濕、氣溫25℃光照強的時期,爭取抽穗前40天的白照時數達300小時。由于滿足了開花期對溫度的要求、開花受粉良好、結實率高,為高產奠定了基石出。
3、運用紅、黃色塑料薄膜覆蓋。播種蓋種后,用紅色戴黃色薄膜覆蓋,除可保溫保濕防避鼠害外,還能借助紅、藍色光照影響水稻,促使水稻分子激發,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增強光合作用。
4、實行條播條栽。用直播方式栽培的實行條播,用育苗移栽方式栽培的實行條栽,以增強通風透光性和邊行優勢,增強光照。
5、增施鉀肥。鉀元素能提高光合強度,促進葉綠素進行光合作用和氮、磷的吸收,提高作物體內蛋白質、脂肪、淀粉含量,增強植株耐旱、抗侄業伏能力。在三要素中水稻對鉀的吸收消耗量最多,占40%-70%,氮素次之,占30%一60%,磷素最少,占10%一25%。隨著產量的提高,三要素的用量增加。但土壤中鉀的含量白趨貧乏,已不能滿足需求。故須增施鉀肥。在插秧前每畝用普鈣40千克、尿素8千克、氯化鉀10千克或二元復合肥10干克加尿素8千克混合后撒施。此外,增施鉀肥還有促進苗棵成活、返青快的作用。
6、使用助光素。在水稻分孽和抽穗期,分別用助光素稀釋液噴施葉面,能調節光的波譜成份,滿足水稻各生育階段對光照的要求。
7、使用光敏素。光敏素是花器中決定開花的一種重要物質。在水稻穗期使用光敏素,能增強光照反應,確保花器開花、受粉、結果,減少空批粒,提高結實率,增加千粒重。
8、使用硅酸鈉元素。水稻是喜硅酸作物,對硅酸的需求量很大。種前用a3%的硅酸鈉溶液浸種36小時后,再捂種催芽;或在分孽、打包期,每畝用。3%的硅酸鈉溶液75一100千克噴施葉面。可促使水稻分孽早,有效德多,幼德分化良好,結實率高,并促進磷的吸收,增加二氧化碳同化率,促進水稻體內碳水化合物形成,延長葉功能,防止早衰,增強德稻瘟病和螟蟲的抗力,有效增產率一般可達10%。
9、噴施紅糖液。在水稻抽穗期,每畝用03%的紅糖溶液25千克噴霧葉面,可增加莖葉葉綠素含量,促使葉片增厚、光亮增大,植株杭病力增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