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風式粉碎磨粉碎飼料粒度大小對動物有何影響
旋風式粉碎磨粉碎飼料粒度大小對動物有何影響
1 飼料粉碎粒度對豬生產性能的影響
仔豬對飼料粒度的要求隨豬的不同生長階段而改變。斷奶后 0~14 d 平均日增重和飼料消化率隨飼料粒度從 900 μm 下降到 300 μm 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同時在斷奶 39 d 時,氮、干物質、總能的表觀消化率隨粒度由 900 μm 下降到 300 μm 呈線性提高(P<0.05)。綜合考慮細粉碎對飼料消耗、顆粒牢固性指數的正向作用和對耗電、生產率、胃腸角質化及損害的負影響,肥育豬粉料或顆粒料中玉米的粒度以 500~600 μm 為宜。
降低飼料粒度可提高母豬對能量和氮的利用率。有試驗結果表明,玉米粉碎粒度從 1 200 μm 降到400 μm 時,母豬對干物質和氮的表觀消化率分別呈線性(P<0.01)和二次方(P<0.05)增加,而糞中排出量分別減少 35%和 42%(P<0.01);消化能和代謝能分別增加 1.44、1.45 MJ·kg-1。尿氮排出量不受粒度影響(P>0.01);在玉米粒度為 600 μm 時氮的沉積率最大(P<0.05)。但粒度減少的同時胃腸潰瘍的程度也逐漸加重(P<0.01)。綜合考慮上述各種因素,為取得對胃腸形態學負作用最小且營養價值盡可能最大的效果,母豬泌乳期飼糧中玉米的最適粒度約為 600 μm。
2 飼料粉碎粒度對雞生產性能的影響
王衛國等研究表明,隨著飼料粉碎粒度的減小(機篩孔徑由 8 mm 減到 5 mm),蛋雞的產蛋率從59.9% 提高到 61.9%,但差異不顯著(P>0.05);通過 7 mm 和 5 mm 篩孔的飼料使蛋重增加 1 g,但差異不顯著(P>0.05);隨著粉碎機篩孔徑由 8 mm減到 5 mm,料蛋比由 3.12: 1.00 下降到 3.00: 1.00,這說明降低粒度對料蛋比有促進作用,但差異也不顯著(P>0.05)。飼料粉碎粒度對蛋雞生產性能的影響遠較對豬的影響小,這與蛋雞的生理特性密切相關。蛋雞的胃肌內有層角質膜,且肌胃內常含有沙粒,可借助較高內壓、堅硬的角質膜及腔內的沙粒研磨粒度較大的食物,以便于更好的消化吸收,從而充分利用飼料中的營養物質。
相反,對于飼料中顆粒較細或適中的飼料則可以降低或減少磨碎,飼料粒度的大小對產蛋雞的敏感程度較低.粉碎粒度是影響顆粒飼料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在一定范圍內物料粒度越細,質量越好,其原因是小顆粒在調質處理時可以與蒸氣有更多的接觸面積,調質熟化程度較高,動物容易消化吸收,且粒度細可減少顆粒的裂紋,不易破碎和斷裂,使其具有良好的表面質量。確定飼料的粉碎粒度要根據動物種類、生長階段、谷物種類、加工能耗來綜合評定。
目前研究的飼料種類少,主要集中在玉米、高粱上,今后應加強多種飼料的研究;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豬飼料和禽飼料,對水產飼料研究較少,應加強水產飼料粉碎加工影響的研究;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飼料粉碎粒度對單個性能的影響上,應綜合考慮飼料營養價值、生產性能、生產效果、環保等問題來確定適宜的粉碎粒度參數。
相關儀器 新標準驗粉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