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花生產(chǎn)量的具體措施
1.選擇地塊
選擇地勢平坦、耕層深厚、土壤疏松、通氣性好、滲水力強的沙質(zhì)土或油沙土,這種土壤有利于花生一次播種保全苗,更有利于果針扎入地里發(fā)育成莢果,結(jié)大果、飽果。
2.合理輪作
花生連作病蟲害加重,產(chǎn)量降低,品質(zhì)下降,應(yīng)與其他作物進行輪作,如可以與玉米、水稻等禾本科作物輪作,以與水稻進行水旱輪作為最好。
3.施足底肥
花生底肥的施用量應(yīng)占花生整個生育期需肥總量的80%以上,一般每畝應(yīng)施優(yōu)質(zhì)農(nóng)家肥2.7立方米,并結(jié)合整地施入過磷酸鈣200千克、磷酸二銨150千克、尿素100千克和硫酸鉀100千克。
4選用良種
選用良種花生的品種生育期可分為:晚熟品種在160天以上,早熟品種在130天以下,中熟品種在130~160天。選用良種時一定要選擇適宜當(dāng)?shù)卦耘嗟目鼓嫘詮姷母弋a(chǎn)、穩(wěn)產(chǎn)品種。
5.適時播種
一般當(dāng)5~10厘米土壤深度穩(wěn)定通過10~12℃時就可進行播種。播種前要曬莢果2~3天,以提高花生發(fā)芽率。種植密度可根據(jù)土壤肥力、品種特性和栽培條件來確定,應(yīng)堅持肥地宜稀、薄地宜密,大粒種子宜稀、小粒種子宜密的原則進行合理密植。
6.田間管理
①出苗后及時查苗補苗,以促進苗全、苗齊和苗壯。
②苗起進行清棵蹲苗,即把花生幼苗基部周圍的土扒開,以子葉露出地面為準(zhǔn)。
③花生全生育期進行中耕除草3次,分別在幼苗期3—4葉期、見花時、下針前進行。
④在花生的生育中后期,每畝可追施硝酸銨16.5千克。
7.防病治蟲
①葉斑病可用50%的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2000~5000倍液,或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進行防治。
②銹病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噴霧。
③地下害蟲,用50%辛硫磷乳油1千克,加水50千克,對干細土30千克,播種時每畝撒入毒土16.5千克。
④蚜蟲用40%樂果乳油3000倍液,噴灑花生頂部葉片。
8.根外追肥
花生在生育的中后期,對氮、磷、鉀三要素需要量較少,但如果缺少這些元素時則對產(chǎn)量和莢果的飽滿度影響很大,在這個時期要噴施2~3次葉面肥,可延長花生頂部葉片的功能期和提高莢果的飽滿率。用0.3%磷酸二氫鉀或用3%過磷酸鈣澄清液,加入1%尿素混合液噴灑花生葉片,每畝噴灑混合液50千克左右。
9.適量灌水
花生從開花到結(jié)莢果階段需水量最大,約占整個生育期需水量的50%~60%。在這個時期遇到干旱時,要及時進行灌溉,可采取溝灌、滴灌或噴灌,防止大水漫灌。
10.適期收獲
當(dāng)花生的植株葉片變黃,部分莖葉枯干,下部葉片脫落,將莢果扒開后籽粒變硬并離開果殼,果皮內(nèi)部褐色斑點達70%左右時就要進行收獲。http://m.51wenwangwen.com
